——南阳在京精英联谊促进会——
群英会|北京南阳老乡会官方网站:京宛会_南阳驻京办事处_北京南阳同乡会_北京南阳老乡同盟会_南阳老乡会_北京南阳商会_北京南阳人老乡的网络家园!
 
水 缘 ——“北京作家采风捐书南阳行”原创作品集
2015/12/27   来源:群英会www.qunyinghui.org
接上:王苏华听了,却对我冷笑一声,我说:“老师,您老是东葫芦按西架,李代桃僵。此花不是牡丹,牡丹花期已过。此花是芍药,形状与牡丹极相似,也开得层层叠叠,雍容大度。不过花朵到底比牡丹花小了些。叶子也极像,但也有差别。牡丹叶子每片是三裂,芍药的叶子每片虽然也是三裂 ,但剪刀差小,如同鸭掌。牡丹叶子三裂的剪刀差要深,如同三叶草。对了,刘冠军的网名就叫三叶草。李立文的网名叫启明星。刚才在白河湿地公园,您说树桩月季在北京没有,不对。北京西山植物园就有,上上个星期我才去过,只是量小而已。”
说着,她弯腰采一片绿叶,举到我跟前质问,像不像鸭掌?像不像鸭掌? 
我被她挤兑得连连后退,连连说道,要不然你管我叫老师,我不吭声,不敢答应,你能耐比我大多了。

五. 群贤毕至
牛志文别看是个女流,但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做事极有男子汉风度。中午饭,在那路边小餐馆挤挤插插,看大家未吃好,当时就表示晚餐回南阳吃。果然,面包车停在一座颇有气派的酒店前。
两张圆桌,上满菜肴。我们十几个人,宽泛围坐。牛志文问,要啤酒不?我说,只管上来。其实张满良与刘明,克臣与我,都不胜酒力,两瓶啤酒,就打发下来。女士们只是茶水侍候。因中午未吃好,面对如此丰盛晚餐,自然风卷残云。牛志文看大家吃完抹抹嘴很满足,这才说,晚上7点半,就在咱入住的豫宛宾馆三楼大会议室,进行捐书仪式暨与南阳作家座谈会。大家不要迟到,让南阳作家等咱们。志文,云珍,玉茹和冠军,一会儿到我房间再策划策划,整理一下捐献书籍。
三层的会议室,宽大敞亮,灯火辉煌。地铺红毯,沙发列两旁。那条红色横幅,挂于正面墙上。我们十一个,都被王苏华各安其位。刘冠军打开了机盖,刘卫华扳开了镜头,牛志文站在主持人的位置,弹弹麦克风响不响,一切准备就绪。
最先进来的是南阳电视台的记者小林,是个林黛玉似的女孩,披肩发,很清秀,提着摄像机,显得很沉重;然后陆续进来的是《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的记者,南阳文学期刊《躬耕》的主编;南阳文联,南阳宣传部的同志,南阳师院的张波主任,还有南阳体校教务科长王秀林,房地产工程师宋田汉,豫宛宾馆大堂经理陈琳。说来也巧,我们北京来南阳11人,南阳参加会议也是11人。旗鼓相当。看人员到齐,分宾主落座。牛志文以主持人身份向大家一一介绍北京来的客人。
首先,她介绍中科院心理学博士,北京成功人士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明先生。代表作有《让心飞舞》《心醉神怡》;
接着,介绍中国作协会员,北京顺义《绿港文学》主编、长篇小说《风雨故园》作者王克臣先生;
继而,介绍了我:我是中国作协会员,有个人专著《早春》《半夏》《仲秋》《瑞冬》及《印象美国三十天》;
然后,介绍了王苏华女士:北京市写作协会理事,“志愿北京”优秀志愿者;
她不换气地介绍了李立文女士:北京密云作家协会会员,以及刘冠军,北京密云作家协会会员;以及密云作协网站金牌版主,婚庆代表作《答谢宴》,微电影《孩儿妈》;以及杨玉茹,北京写作协会会员,密云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密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讲师;以及张满良,密云作协会员,主要著作有50余万字小说《风雨红尘》;以及郑云珍,北京密云作协会员,《心理之友》报的创办人之一。
最后,她介绍了刘卫华女士,她是丰台作协会员,得奖作品《水奶奶》。
牛志文一口气介绍了北京作家10位,每点到一位作家时,被点到的人都要站起来,向大家或点头,或鞠躬,或拱手或微笑致意,然后人们报以热烈掌声。牛志文接着介绍,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渔阳文艺》主编,小说《瓦琴》《像鸟儿那样飞翔》的作者王也丹女士。可是,人们惯性报以掌声之后,来宾席中并未有人站起。牛志文这才缓缓说出四个字:因公未到。大家先是一愣,继而腾起一片友好的笑声。
然后,她介绍自己:我,牛志文,老黄牛的“牛”,立志的“志”,文学的“文”。退休后系隐居北京密云,现为北京密云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旅游心理学研究专家、北京密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报告团讲师。2012年,北京市密云区授予她优秀志愿者称号,获水晶奖杯;2013年,首都精神文明办授予她为“身边雷锋 最美北京人”称号,并获金质奖章。著作有《进京求学者笔记》、《亲情写真——发生在北京密云的“城乡一家亲”故事》、《家庭教育一百忌》、《饭店服务心理学》、《激情岁月》。现在的官职是“北京作家采风捐书活动南阳行” 团长。
北京作家介绍完毕,牛志文又介绍了南阳作家,《躬耕》文学期刊杂志主编宋云奇先生;《南阳日报》记者张进朝先生;南阳师院体院学院退休教授郑文玲女士;南阳体校教务科科长王秀林先生;南阳师院老干处科长张波先生;某房地产公司工程师宋田汉先生,南阳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徐理先生,南阳电视台方婷小姐,南阳豫宛宾馆值班经理宣女士等。
双方嘉宾介绍完毕, 下一个内容,是双方作家代表即兴讲话。头一个发言的是我本人,我说,非常感谢牛志文女士倾心组织了这次南阳之行。这次活动是自愿的,民间的。如果说,高手在民间;那么,热情也在民间。我十六七岁背诵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其中有一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少年时代的我就十分向往南阳诸葛庐。对诸葛亮极崇拜,自己写了一幅字挂在我屋内土墙上,“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那时就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是:以朴素的生活表明平生的志愿,用宁静的心情去思考深远的道理。 所以,我客厅悬挂的膀书,仍是“宁静致远”。50多年后的今天,终于来到了“宁静致远”的策源地。南阳群贤毕至,给了我们以学习交流的机会,谢谢!
王克臣以《绿港文学》主编身份讲话,他手里举起一本《绿港文学》,有点激动地说,这也是在民间,这也是民刊。创刊之初,是许福元先生出钱,我王克臣出力,自2005年创刊,历时近10年,至今已出到第51期。有人问,前景如何?我只能说,步履维艰。但是,在2003年,在全国民刊评比中,《绿港文学》被评为唯一的特等奖。当然,这可能不过是个虚名。在虚名的背后,从《绿港文学》走出几十个文学青年。如今,我们又和南阳文化人联手,共同为文学事业共谋发展。

王克臣(中)在豫宛宾馆的座谈会上侃侃而谈
尔后,杨玉茹代表《渔阳文艺》讲话。杨玉茹高个子,戴眼镜,看上去真像个主编,但她说,我不是主编,主编是王也丹,你们上网一搜便知。王也丹不但自己小说,散文写得好,她编刊物也很认真,很有水平。每一期她都要选一篇国内好小说于前,又选一篇诺贝尔奖得主作品于后。这样就树起了国内与国际两个标杆。今天,来到南阳,我代表王也丹主编,向南阳同仁学习,寻求第三个标杆。谢谢!
杨玉茹的话,很有感染力,引起与会者共鸣,掌声立刻响了起来。
最后,由《躬耕》文学期刊主编宋云奇讲话。他的讲话是河南西南豫宛口音,嗓音低沉浑厚,因他语速较慢,我们完全听得懂,看来明天去构林镇中小学给幼儿园捐书,在路上与他座谈不会有什么障碍。
宋云奇款款说道,首先很抱歉。本来二月河先生要参加今晚上的座谈会。但由于身体的原因,实在参加不了,这样吧,听说你们准备了20个问题,想和二月河先生交流,那我就代表二月河先生,明天交流,如何?当然,我也知道很难代表,只好勉为其难。
宋云奇先生,讲话很实在,又弥补了未能与二月河交流的遗憾,于是,我们抢先鼓起掌来。
最后一项是捐书。因二月河先生未来,一切由宋云奇主编代替。牛志文宣布,王克臣先生向南阳作家捐长篇小说《风雨故园》,然后捐,受双方握手,亮相,面对镜头,然后宋先生捧一本书回座位。牛志文又宣布,许福元先生向南阳作家捐诗集《早春》,小说集《半夏》《仲秋》,散文集《瑞冬》,游记《印象美国三十天》5本,宋先生又从座位上起身,迈大步,然后捐赠接受双方握手,亮相,面对镜头,然后捧5本书回到座位上去。牛志文再次宣布,刘明博士向南阳作家捐代表作《让心飞舞》《心旷神怡》,宋云奇再一次从座位上起来,迈步,然后捐赠接受双方握手,亮相,面对镜头。如是者己三次。宋先生大高个儿,腿又长,走起路来目视前方,腾腾腾挺胸一趟一趟迈大步。大家都笑了起来。王苏华此时见状问,牛老师,还有多少捐书?牛志文看看名单,还有杨玉茹捐《渔阳文艺》,王克臣捐《绿港文学》,最后还有我捐的12本。
王苏华说,行了,行了,别一回回折腾宋先生了。扭头又对宋先生说,您就站着别动,咱一勺烩了,所有的捐书往您胸前放。结果,书从宋先生抄在腰间的双手上,一直放到离下巴颏还有二寸。
             
 六.旅途研讨

5月2日上午9时,我们的面包专车准时从豫宛宾馆出发,开往邓州市构林镇中小学给其捐书,尔后到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大坝采风。下午游览丹江大观园12个景点。这是一个完整的旅游方案。
今日随车同行者增加二人,一是《南阳日报》记者张进朝,二是《躬耕》杂志主编宋云奇。刚一出发,我就问牛志文,从现在开始,到邓州构林镇中小学需多长时间?牛志文答,大概得两个小时路程。我说,那好,咱利用这段时间,按照原订的日程,接着昨晚宋先生的话题,宋先生代表二月河,代表《躬耕》文学杂志,我向您提出20个问题,请您给我们答疑解惑,如何?
宋先生一笑,看来你早有准备,要不然一上车你就让我坐你身边。我也笑说,您前有王克臣倾听于前,张满良请教于侧,后有刘卫华录音,李立文照相,旁有王苏华照顾。可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现在我开始提问,化繁为简,采用一问一答方式。
问题一:
我问:我年轻时读《三国演义》,刘玄德三顾茅庐其中第二顾,刘,关,张兄弟三人于南阳一乡村酒肆,遇到四个人把酒叩桌而歌“壮士功名尚未成,呜乎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老叟辞荆榛,后车随以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 经交谈,才知道此乃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博陵崔州平,等四名士。刘备求贤若渴又有些不解,此地民间为何多智能之士?水镜先生答曰:“群星聚于颖分,其地必多贤士” 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谋圣诸葛亮,中兴汉室的刘秀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我的提问有些长,我问的意思是,南阳这块土地,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杰出人物?
宋答:这个问题您问得很有意思,也发人深思。我想从两个层面探讨。第一,是地理位置。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毗临,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水,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开阔、南部开口的盆地。南阳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南阳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南阳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南阳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黄河水系,以东为淮河水系; 是中国的气候中心,南阳盆地风调雨顺,不像北方那么冷,不如南方那么热;既没有洪涝灾害,也不会缺水干旱,真正是中国的聚宝盆。第二,由地理位置则产生的南阳的人文历史。南阳从历史上就是开放型。既有从陕西传递过来的黄土黄河文化,又有从湖北溯流而上的水系长江文化。称楚文化,楚国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淅川丹江水库淹没区是楚国时期的都城丹阳所在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前,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南方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灿烂独特,世所罕见。所以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二帝,都起源于河南,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是河南人。殷虚文化,也在河南。还有商文化,范蠡,一代商圣。在越国位居宰相后,急流勇退,弃官从商,成就一代儒商,富可敌国。其在商业上的创见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可谓市场经济的鼻祖。他提出的“经商十八则”及相关经商哲学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为诸多商家学者所称赞与研究。
问题二:
我问:听您这么一分析,我觉得高屋建瓴。南阳从历史上就处于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点,历史上自然人才辈出。我想问的是,这种历史传承,对当代有何影响?有何发扬光大?这个问题太大,您可以就文化,文学方面举例一二。
宋答:文化人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出镜,很有影响,咱先不说他。河南有个作家群。刘庆邦,周大新,刘震云,李洱,二月河等形成中原作家群。铁凝认为,中原文学的崛起有着深厚的历史沿袭,中原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的交织,这些都决定了文学的生命力必定在这块土地上非常旺盛和不间断地发生、发展、繁荣。这个文学群体发散出的是“集束手榴弹”这样的力量。跟那块土地的生养是分不开的,那块土地养育了他们,但并未封闭了他们。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就曾经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做访华礼物送给温总理。他们的作品,不仅中国的读者可以接受,还被翻译引荐到很多国家。比如二月河。
问题三:
我问:说到二月河,这次南阳采风有两大主题。其一是去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看看水源头,毕竟我们已经饮了南阳水;其二是与二月河座谈,因为他的帝王三部曲,北京评论界有争议。但由于他身体原因,未能晤谈。虽然遗憾,但是理解。即使他身体无恙,因他已是名人。盛名之下,难免官方民间都有与他相见的请求。他也勉为其难,不堪重负。这样吧,您简要谈谈二月河先生的帝王系列价值。
宋答:首先,我理解你们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南阳,就地利想与二月河座谈的心情,我也看到了你们的日程安排,把与二月河座谈置顶于重要位置。但由于他身体原因,未能如愿。说是来日方长,但来日也未必再有此机缘。文学界说二月河帝王系列,但二月河更愿称之为“落霞三部曲”。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二月河写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王朝,如日中天到西天晚霞,辉煌而无奈,这就是二月河想表达的思想。也是其价值所在。
问题四:
我问:我手头有一本书《二月河语》,其中有他致其老师的一封信,言辞甚为尖锐,和师道尊严是矛盾的。不知您读过否?如果读过,您如何评价?
宋答:读过。从表面上看,是写给老师的,其实是通过这种形式,对中国教育的某些方面或方法提出质疑。二月河坦承自己留过级,成绩不优秀,不被老师看好甚至不待见。但他虽逃学却好学,学外之学。对课外书广泛阅读,能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不被老师的见解划地为牢。这种少年的叛逆精神他坚持到现在。说叛逆,是对应试教育的叛逆。中国的应试教育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如八股文考试。我们现在也不能完全否认八股文考试在历史上对选拔官员发现人才的历史作用。但其僵化负面影响确实很大,那就是扼杀人的与时俱进,创新精神。我刚好看到一个资料,有两组名单:第一组,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组。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第一组都是前清状元;第二组全是落第秀才。这说明,真正的考场不在学校。在国外,比如以色列,小学生家长对待自己孩子的态通常是这样,孩子一进门,父母一般会问孩子两个问题:第一你今天提没提出一个问题,使老师全难于回答?第二你今天做一件事或一句话,使同学们感到印象深刻?而我们的父母,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你听老师的话了吗?
问题五:
我问:您说得很发人深省。我们的教育体制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这个问题留给教育部及中央领导来解决吧。现在还回到二月河这个话题。二月河是当过十年左右的工程兵的,他为何不写他的经历,“兵”的生活,而钟情于写皇帝呢?
宋答:这个问题早已有人提出,二月河先生在文章中也做过解释。我想从智力投向的角度来谈。一个人生命有限,时间有恨,精力有恨,耐力有限。而“事业”则是无限的,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一个作家,抑或一个写作者,先要看一看自己手里的资源是什么?二月河手里的资源首先是《红楼梦》《史记》《离骚》《三国演义》等及外国名著。其次才是工程兵的生活。假如二月河未写他的落霞三部曲,而是写开山洞,打坑道,凿炮眼,点炸药,以他的才力,也能发表,也能得奖。但彼之二月河绝非此之二月河。你想,那个打山洞的平台太小了,人员太单调了,时空太逼仄了。而二月河一写皇帝,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夫,渔者樵夫,都能席卷之,包举之,囊括之。所有人物,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当然,二月河名声鹊起,亦得益于电影电视,当今媒体。
问题六:
我问:我读《二月河语》,觉得他对屈原格外垂青。在文章中,不时引用其名句,如屈原诗句云“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二月河改为“余幼好此读书兮,年既老而不衰” 像这种例子还不少。二月河似乎还提到“济源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辞” 屈子行吟处,距此并不遥远。我觉得二月河是不是有点《离骚》情结?
宋答:您这样一说,倒提醒了我。二月河是个很有思想,很有个性,很有独到见解的作家。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往往与众不同,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也用自己特有的角度。我不太了解二月河是否能将《离骚》全部背诵下来,但我知道《楚辞》中的很多句子,他耳熟能详并能化为己用。读《离骚》深入其中,难免受屈原情感影响而不能自拔。其实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就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的伤逝, 悲剧与挽歌的伤怀和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当然,这是我的感觉,与您的感觉有些相似。
  我与宋云奇先生一问一答,如北京一朵云,南阳一朵云,在同一高度相遇,生成文学雨滴。不经意间冷落了旁边其他人,真是罪过。王苏华边录音边提抗议,老师,您别垄断话语权好不好?也让王克臣、张满良、刘卫华、郑云珍、牛志文和张进朝记者,都参与进来。我拱手连说:好,好,把时间就交给你们,反正时间也不算多了。
               
七、  寻常巷陌

我看了看表,时间真的不多了。不知不觉,面包车悠悠地走,我与宋先生慢慢地谈,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再有半个小时左右,就该到构林镇中小学幼儿园了。
王苏华说,抓紧时间,与宋主编交流。这样吧,咱每个人谈谈是怎样热爱上文学和对文学的看法,长话短说。
郑云珍说,我小时候看到我爸爱看书,我就想,书上到底有什么,爸爸看得如此入迷?由此也引起了我对书的兴趣。我在北京师范学院读大学时,常常在晚上寝室熄灯后,我仍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
刘卫华说,我本来喜欢理科,我在学校也是教学生数学。退休以后参加了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学研修班,开始试着写散文和小说,有的还得了奖,提高了我的信心。理科是逻辑思维,文科是形象思维。
王苏华看张满良老师一直未发言,就说,张老师,您也谈谈对文学的看法。您写的那部长篇小说《风雨红尘》五十多万字,就是让我抄,我得抄一年。
张满良这才说,我不是不想说,是插不上话。我觉得文学首先是一种精神滋养。你看娱乐界,多乱,吸毒,跳楼,醉驾等等,文学界相对安稳。我觉得搞写作的人,就是坏,也坏不了哪儿去。
张老师的一句,“就是坏,也坏不了哪去!” 把大伙逗乐了,可一想,也是。
王苏华看王克臣身子往后一靠,两眼一合,两手搭在肚子上,随车子而摇晃,一副自得的样子说,王老师,您是不是眯着了。前天在车上,您说下铺没睡好;昨天在宾馆,您说择席。今天在车上,您是不是补觉来了。张老师的长篇是《风雨红尘》,50多万字,您的长篇《风雨故园》,80多万字,还得了奖。您得说说,宋主编等着做总结呢。说话就到构林镇。
王克臣这才睁开眼,连连说,听着呢,听着呢。我觉得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的爱好可能影响其一生。说“七岁看大,八岁看老” 我觉得有点道理。我从小学,初中,高中,当兵,公社党委办公室,一直喜欢文字,热爱文学,坚持写作。正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从社员到科员。
王苏华这时说,许老师虽然准备了20个问题,因时间关系,您只回答了6个,其余的14个,找机会再探讨。这6个问题,许老师问得很精彩,您的回答更精采。您是《躬耕》主编,您得表个态。
宋主编清了清喉咙说,每个人走向文学之路不同,但目标是一个,那就是让文学的光芒照耀我们。我作为《躬耕》文学杂志主编,欢迎大家投稿。同等水平,我们会用你们的。
在场的人,对宋主编的诚意,报以热烈掌声。
这时,我们的面包专车已拐进构林镇中小学幼儿园院内,并在操场停下。看两行欢迎的人群,早己等候那里。

幼儿园老师在忙碌着接待我们
捐书仪式在二层会议室进行,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从一层台阶开始,把我们的书包一一接过来,一个年轻老师热情扶我,两个年轻的老师一边一个,搀扶着克臣。
捐书仪式还颇为隆重。主席台上坐着我和王克臣、宋云奇。台下是幼儿园的师生。我望着那一张张一团稚气的面孔,顿时觉得惭愧和不安。因为我的作品里,只有几篇是写儿童的文章,还不知道他们喜欢不?可又有许多安慰,想我在他们这个年龄段在干什么呢?一过“五一”,地里的苦麻,小燕菜,水筋菜就钻出地皮。我放学以后,剜苦麻喂小鸡,薅小燕莱喂猪,挑水筋菜人吃。时代到底向前进步了许多。
捐书仪式还是由牛志文主持,她每念一个捐书者的人名,就有一个小代表走过来,小脸扬起来,眸子里闪耀着求知渴望清澈的光芒。她们向作者鞠躬,微笑,有的孩子因神情紧张而面色通红。看得出,得到书,她们很快乐,少年时的快乐有时很简单。同学们则报以热烈掌声。
捐书毕,闪着青春光泽风华正茂的幼儿教师热情相留,饭后再走。牛志文说,我们还要赶时间,先到我老家看一看,然后去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大坝采风。于是,我们与这些年轻的教师留影后依依惜别。
我们的面包专车又上路了,奔牛志文老家而去。我望着离我们渐行渐远,刚刚捐毕书的邓州市构林镇中小学幼儿园,渐渐被淹没在时间的绿树桐阴里。是的,邂逅这座学校,这所幼儿园,这些天真的孩子和美丽纯洁的幼儿教师,是一种缘分。萍水相逢后,随即转身也许此后无缘再见,即使再见也形同陌路,但又有何妨。祝愿等待她们的是姹紫嫣红的花事,又何必感叹自己朝阳已变成夕阳,青丝已被时间染成白发。其实世事正如林徽因所说: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车子如老马识途般,停在一片普通平房的胡同里,路石砖缝,生出些须青苔野草。
我们都下了车,跟随牛志文往胡同里走。几乎走到了尽头,她用手往北一指,这就是我老家,老宅,我老父亲,老母亲还住在这里。
面南的房子显得阔大,里面摆着各种日用家具,锅碗盆勺。河南的农村民居通常有后窗可通风,有后门通后院。
牛志文指着北边三间低矮老屋说,我就出生在这屋里。老宅窗小门破,旧瓦茅檐。一把锈锁,挂在上面。从门缝往里看,老屋黑洞洞无所见。整座房屋,像一个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虽风烛残年,但还是静静地倔强地立在那里。冷眼观看,四周渐渐有高楼拔地而起,悲欢览尽街坊四邻,难免有些不协调。
其实,这座老屋,往前推半个多世纪,屋内那时充满孩子响亮的啼哭与笑声,一灯如豆下的朗朗读书声。饭菜的香味弥满小屋,房上飘卷着折不断的炊烟,一条闪亮的小路,从家门口延续到小学校。
牛志文指着这一片老屋说,这一带也要拆迁改造。我和我弟弟说了,辟出几间房,建个北京之家,文友来了,吃住,写作,聚会都方便。大家点头称赞,期待这一天。

牛志文家在她出生的老屋前,向我们讲述未来的梦想。
牛志文的父母虽年迈,但未多病;虽老态,并未龙钟。但腰背显然驼了,尤其是她母亲。二老以河南农村庄稼人最质朴方式接待我们。静静站在那里不动,沉默着,微笑着,任女儿从北京带来的客人,轮番与他们二老照像留念。临别的时候,二老依然站在那里,与我们挥手告别。

杨玉茹(中)拉着牛志文母亲的手,问寒问暖。

牛志文的父母,微笑着与我们告别。

上午十点,我们的面包专车离开了牛志文的老家,这回是真的向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大坝进发。
我们这次南阳之行有三大主题,谒武侯祠,会二月河与寻南水北调的水源头。武侯祠是拜谒了,与二月河缘分未到,未能拜会。但与宋云奇一席谈,也算二仙传道。三项主题完成了两项,再到渠首,览丹江,也就不虚此行了。
但我的思绪,一时还离不开牛志文的老家、老宅、老屋。我忽然想起辛弃疾的一首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此处并非京口北固亭,时势也并非与南宋偏安相似,我也非辛稼轩。引起的联想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原来牛志文曾住。回忆此次南阳采风之所以成行,全赖牛志文初始策划,义举支撑。与牛志文相识,本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2014年某月某日。我和王克臣应邀参加了陈奉生、郑丛洲和王也丹在密云组织的《京华水源头》新书发布会。在饭桌酒席间,我送了牛志文两本书《仲秋》和《印象美国三十天》及名片。过一段时间,她打电话来,说将两本书读了二三遍。又过一段时间,说拟策划北京作家南阳行。后又通了几次电话及短信,仍提南阳采风一事。我一直持不置可否态度,认为也就说说而已。及至4月11日,牛志文携李立文,杨玉茹,刘冠军驱车专程来顺义我处,敲定去南阳的时间,行程安排,车次,参加人员,食宿住行,各种证件,胸卡条幅,录音摄像等等一系列巨细事项。我才以手加额,以我之心,度牛志文之心,差矣,差矣!

八、凭栏留影
我们一行人到达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见到陶岔大坝时,心情有些失落。大坝固然沉沉高耸,壮观巍峨。巨大闸门,从上悬下。清波水流,从闸下奔涌而出。经过明渠,向北流去,如水龙吟,义无反顾。但站在闸桥看时, 被金属网隔住, 只能从棱形的网眼向外观看, 那感觉还是小了些。况且车如流水,须远远地泊车。人流如织,难停脚步。
见此状况,牛志文做出调整,咱这就走,中途吃饭。然后奔丹江大观苑,上楼登高,视野肯定比这儿开阔多了。
饭讫。我们到达了丹江大观苑。苑很大,坐电瓶车悠悠而行,开了好一会儿,才进了大观园景区。
好一座高楼,共7层,仰目巍然。一层设置整个丹江沙盘,微缩景观,墙上罗列详细数字,为南水北调,移民百万。水如银龙,直走京师。想南阳及全国各地, 为了首都,做出何等牺牲与贡献。
我逐层拾级而上,到达顶端。越往上走,游人越少,空间越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果然不错。此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库区。江面碧波千倾,天水一色,山清水秀,美丽如画.远山近树,葱笼苍翠,独具姿彩。自西向东望去四岛如珠,俊彩星驰。情人岛伸入水中与龟岛形成一个半环如恋如链,龟岛如卧,鹿岛如奔,鹤岛如伫。左看沿江走廊出飞江索桥, 右观人工瀑布飞流而下, 临水之滨矗中原古刹, 青山环绕乃八百里伏牛山脉。放眼望去,八百里丹江尽收眼底。

八百里丹江尽收眼底       

我一时兴起,将丹江看了, 栏杆拍遍,凑成如下几句:
             水沃中原春花红
             北京作家南阳行
             放眼天低吴楚处
             凭栏飞来丹江横
             百万移民新大禹
             一河奔流走蛟龙
             寻到渠首清如许
             难酬豫宛寄深情
我们一行人中,郑云珍提议, 咱们从寿字瀑布下经过,然后从怀旧林中穿过,步沿江走廊,然后过凤凰飞江索桥,登台阶上观音广场。预计正赶上观音显圣开光, 如何? 牛志文首先点头首肯。
所谓的寿字瀑布,是一座巨大的岩上,阴刻着几个不同笔体巨大寿字,用红漆描红。瀑布如水帘,飞珠溅玉。红寿字仍依稀可见。人们在这里流连照相,戏水相戏,衣履尽湿。我们展开条幅,留影而去。

我们在寿字瀑布前合影留念

怀旧林中,遍放着石碾,石磨,石臼,石槽,石滚,石碡碌,石桌,石凳,石门墩,捶布石,甚至有望天吼一类石像生。这大多是库区移民搬不动,移不走的笨重物件。这些石器,粗砺,古拙,质朴,静静地躺在这里。像年愈古稀的老人,风烛残年却还倔强地存在证明着农耕文明时代的辉煌。
 我指着一个中间凸,两边凹的小小石滚,问李立文,此物何用?李立文摇头说不知。我又问,你读过史铁生的小说《遥远的清平湾》么?她说读过。我又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文字?李立文说,就是播种那一段,“火红的太阳把牛和人的影子长长地印在山坡上,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土坷拉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听了赞道,你竟能背诵下来。在上世纪五十,六十抑或七十年代,在我们这边春天播种,也是这样的。不过,在打土坷垃之后,跟着石滚轧,就是这种石滚,一个人拉着,将土轧实,种子好出苗。看到怀旧林中这些物件,我们中国人在农耕文明中,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沿江走廊很长,弯弯曲曲,走着并不寂寞。墙上绘有图画,人物山水,警句名联。出了走廊,就迈上江中索桥。铁索挽桥,桥面铺板,人走上去,人动桥动,人桥互动。颤颤悠悠,悠悠荡荡。最好走在中间,乱步最好。如有节奏,反而荡得厉害。

丹江大观园中的索桥,荡荡悠悠很壮观!过了索桥,登上几十步台阶,上面就是观音广场了。我们在广场北边西侧借一树阴凉找几个台阶坐下来。只一会儿功夫,佛乐响起,大悲咒佛韵声中,一队4个僧人,引领者著大红袈纱,身材也格外雄壮,手持各种法器,从观音苑迤逦而出。广场上人头攒动,纷纷引颈观看。这四个僧人,皆天庭饱满,脸色恬静红润。分列香案两旁。然后著红袈年长者跪拜,行礼,很虔诚及娴熟地做好这一套仪式后,脸上已细汉涔涔。然后回转列队,归到观音苑中,仪式结束。
但菩萨显圣开始了。郑云珍用手一指,看,菩萨的头部渐渐露出来。只见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在这边距离较远,李立文跑去了,郑云珍手拿一个矿泉水瓶跑去了,刘卫华,刘冠军提着大相机跑去了。我和克臣,牛志文,张满良均岿然不动。
其实,站在这里观看也满好的。菩萨的全身已经全部显圣。三尊巨大菩萨,背向而坐,三个方向,一个面对八百里丹江,一个面对莽莽伏牛山脉,一个面对燕赵大地。忽然,菩萨的杨柳枝净瓶,喷出一股圣水。人们又一阵欢呼,纷纷举瓶接之。
郑云珍持一瓶水兴冲冲归来,向我们显示,这是圣水。先给本命年属羊的人喝。克臣老师属羊,您先喝。克臣连连推让,你先喝,你先喝。郑云珍说,我接了两瓶,喝过了。克臣尝过,我问,如何?克臣说,水质清冽、甘甜可口。我也饮了几口,果然不错。然后我问郑云珍,此为何水?她说,圣水呀。我又问,是何圣水?她答,圣水就是圣水,不对吗?我说,对是对。还可以细究。有四大菩萨,即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这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因此,你喝的乃是慈悲之水。在张仲景医圣井,你喝的是圣水,身体健康之水;现在,你又喝了神水,慈悲之水,精神健康之水。身心俱健,不虚此行,收获颇丰。郑云珍听罢,连声说,谢谢!于是,我又卖弄了一回。
整个下午,我们游览了丹江大观苑12个景点,实际上哪个景点都未深入细致去参观,更不用说品味了。晚上回南阳酒店吃饭时,在饭桌上我问王苏华,你说那观音叫什么观音?她不假思索,中华盛世观音。我又问,观音为何按时显圣?她脱口而出,升降自如。我连发二问,王苏华都对答如流。我心想,还问不住你了?于是我突然问到,何为净,静,敬,竞,精?她却反过来说,请老师回答,大家欢迎。我大笑,我也不知道。饭桌上的人也笑了。
牛志文最后在饭桌上宣布:今晚上大家洗洗澡,早点休息。明天上午8点到12点,咱们到鸭河水库,张衡墓,独山玉矿采风;下午2点到5点,到玉雕大世界参观。6点钟,我和刘冠军,李立文,张满良,要坐7点半的火车回北京了。留下许老师,王老师,王苏华,郑云珍,你们要到后天6月5日傍晚走。我已和南阳师院张波说好,陪你们参观汉画馆。我走后,郑云珍是财务会计。记住,你们后天的早饭一定还要在宾馆吃,安全,放心。当然,明天早饭,也是在宾馆吃。这时,刘明说,我明天吃完早饭就走,回北京有事,不能和大家一起游览了。牛志文说,刘博士很忙的,这就不易了。
回到宾馆,想起牛志文提醒洗洗澡早点休息的话。我对克臣说,我先试试水这回热不热,前天和昨天晚上,放了半天都不热,只好草草冲了冲。克臣说,我更弄不好。于是我把洗澡池的水咀打开,一试,水很凉。我琢磨,左凉右热还是右凉左热?对,应该是左凉右热,将扳手往右边拧,但也别过了。水放一会儿,探手一试,水还是凉的。是不是扳错了方向?于是又往左扳,水是凉的,又往右扳,水还是凉的,真是邪了门了。
于是,我给王苏华打手机,晓苏,你干嘛呢?
忙着呢。
忙什么呢?
洗澡呢。
水热吗?
热呀。
我们这房间的水不热。你赶紧洗,洗完了到我们802来。
还赶紧洗?洗澡还催命鬼似的,不让人消停一会儿。
真没过多会儿,王苏华趿拉着拖鞋,穿着睡衣,用手巾包着湿漉漉头发过来一看,笑完又数叨我,老师,您扳错了,您扳的是凉水方向。我嘴硬,刚才扳那边,也是凉水。这管子欺侮人。她把扳手一下子扳到右边,水流哗哗很大,您等着,得放五六分钟,把管道里的凉水放尽,才有热水顶出来。摸摸,水有热乎气了吧。别太热了,跟煺猪似的。临走又指着我和克臣,唉,人一上了岁数,可怎么好呢?我也不知道等我老了,会是什么样?
                 
九、玉之十德
第二天早上7时,遵嘱,我们还在宾馆二层吃自助早餐。我和克臣坐桌子这一边。刘明博士端来饭菜,坐到克臣对面,边吃边和克臣说,和您见面这是第一次,但您的大名我早就耳闻。我也想尝试学写小说,您看如何下手?
克臣也边吃边答,你是搞心理学的。你写小说自有你的优势。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学有很大影响。毕淑敏开过心理咨询室,她的散文和小说,总是闪耀着人性温暖的光辉。你真要动笔写小说,我建议先从小小说写起,然后短篇,中篇。刘明听了,点头称是。
8时整,我们的面包车准时从豫宛宾馆出发,往鸭河水库驶去。中途在一个公交车站,刘明背包下车。他要乘车到机场,坐飞机直飞北京。与我们挥手告别。
9时许,我们到达了鸭河水库。库区大坝南边西侧草地上,竖向立有一列木牌,上面楷书:修水旱之备,让百川汇集,祈风调雨顺,听富海无浪,观一碧万顷,沐春风紫烟。我站在那里欣赏,总觉得第二块牌子上的字词有点别扭,有点辞不达意。况且红漆剥落,字迹模糊,彼字非此字,也未可知。
鸭河水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以北40公里处,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的白河上游、伏牛山及其支脉五朵山环抱的丘陵之中。坝址坐落在南召县皇路店镇鸭河入白河的交汇口处,故称鸭河水库。

我们在鸭河水客前留影
我与张满良慢慢由南向北,在大坝上缓缓而行,直至看到一块巨石,卧于路侧,上面阴刻描红:鸭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有几条柏油路,弯弯曲曲向高处漫上去。我指着大坝下面的一汪水和满河床的鹅光石对张满良说,鸭河水库,徒有其名。水库,水库,水呢?张满良也不解,指着大坝西边远处水边,牛志文,她们奔那儿去了,还有垂杆钓鱼的。也许这是副坝,还有主坝。
我说不可能,副坝有这么大?咱不是看到了吗,那边就是风景区了。我和张满良往回走,坐在离面包车不远处休息。树阴下有几匹红马和黄马,配有雕鞍铁蹬。有三四个约有五十多岁的河南汉子招揽生意,骑马照相10元,骑马溜一圈儿50元。还真有帅哥靓女,一马双跨,由河南汉子牵着马,嘻嘻哈哈去了。
待牛志文等一干人回来后,我问她,鸭河之水呢?空见一座空落落大坝。牛志文笑说,此乃白河第一源,岂能无水?你们俩见到的是溢洪道的大坝。真正的水库大坝再往北,再往北。我向你俩招手,你们未能看见。只好我们自去了。这座鸭河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大坝合龙,1960年拦洪蓄水,并于1988年--1992年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30平方公里。
离开鸭河水库,我们往张衡墓地进发。在车上,我独自沉默沉思。一者,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一般认为眼见为实,其实未必。眼见未必为全,也未必为实。孔子在二千年前就发过如此感慨。二者,鸭河水库初始修建于1958年至1960年,那正是我们国家处在最困难时期。当时全国修了多少水库,我虽不知,但肯定不少。北京的怀柔水库,密云水库,亦建其时。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在中国版图上的也许几千几万或几十万个大小水库,仍发挥着历史作用。不要说,这是毛泽东时代的遗迹,应该是毛泽东时代的奇迹。以那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几亿农民在愚公移山。
10时半,我们到达了张衡墓地,也即是张衡博物馆。它座落在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北约300米处,墓高8米,周长62米,四周围绕八角形围墙。墓前竖立前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撰写的碑文一通。其阳刻为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张衡简历,阴刻为中共南阳县委撰写的张衡传略。两侧竖立明、清《汉徵尚书张平子墓》碑各一方。墓后150米处有平子读书台遗迹,墓东夏村为平子故里。墓园现已辟为张衡博物馆,中轴线上有:双阙、大门、小拱桥、石像生、拜殿、张衡塑像、墓冢等;两侧有门房、 廊房、浑天仪、地动仪模型,四隅有角楼,整体仿汉代建筑。

  郑云珍在地动仪前留影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参观完张衡墓,觉得他在61年的生命历程中,在很多领域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正如张衡博物馆下边题词:名炳星月。严济慈也有一个题词: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一些现代的学者还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86-161)相提并论。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有一句人生格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牛志文看了看手表,已近12时,她说,该吃饭了,独山玉矿咱就不去了。吃完饭咱到玉雕大世界,那儿正筹备玉雕展览,展品很丰富,很独特,很艺术但也很贵,不买可以参观吗。前边就是饭店,司机把车停在树林里边。用餐1个小时。
下午2时,我们冒着微风细雨,参观玉雕大世界。步入广场,迎面而来的就是黑色大理石镶嵌着“南阳玉雕大世界”七个大字。

我们在玉雕节广场合影
南阳玉雕大世界是豫西南投资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集中、品位最高的玉雕工艺品专业市场。该市场位于卧龙路中段南阳市烙画厂院内,占地16675平方米,建筑面积27300平方米,商业用房200余套,主要经营玉雕、珠宝、烙画、根雕、陶瓷、书画等工艺品。主要产品烙画是“南阳三宝”之一,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远销欧美、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玉雕,以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独玉为主,是南阳的“镇市之宝”,其优良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名扬海外。此外,该市场还经营缅甸翡翠、新疆白玉、辽宁岫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以及玛瑙、水晶石、紫晶石、红蓝宝石等150多个品种。
整个展厅,呈“回”字型。各个蜂窠般的橱窗内,灯光下,各种玉雕艺术品,无一不艺术,不精致,不绝决。各种人物,神仙道士,老翁孩童,才子佳人,渔者樵夫,都出神入化,呼之欲出;高山流水,苍松古柏,青菜萝卜,疏篱茅舍,近在眼前,无一不毕肖;花鸟虫鱼,走兽飞禽,彩霞飞云,小桥流水,无一不逼真,触手可及。一步一景,一品一绝,或色彩缤纷,或淡雅含蓄,或夸张造势,或抱朴守拙。每一件艺术品下,有作者照片简介。不乏名家大师扛鼎之作,亦有碾玉青年别出心裁,呈后生可畏之势。


第十二届国际南阳玉雕节上,玉雕作品栩栩如生!
我边走边看,边赞边叹。一低头,看牛志文,郑云珍,刘冠军,李立文,正蹲在一展销厅前箩筐内,兴致勃勃聚精会神细心挑选籽料。我看了一会儿,心想,不管贵贱,买个小物件,也算个不虚此行的纪念吧。
一会儿,李立文跟上来,喜孜孜对我说,许老师,您看我挑的小挂件如何?我头也不回,说,错。李立文说,您还没看,我错在哪儿了。我说,咱们从进厅到出厅,时间就那么多;观看,欣赏,拍照,精力就这么多。在这有限的时间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挑一个小物件而未饱览玉石大世界,岂不是:错。玉是有缘的,叫玉缘。玉是有品位的,叫种,色,水。我问你,你可知玉有五德?这时她已与我平行而谈,玉之五德是,仁义智勇洁,高贵而又内敛,坚韧而又睿智。我说得可对?我说,还行。这是玉的内涵,这是许慎的说法。孔子说玉有十德,你可知之。李立文说,不知,您说说看。我说,你考我呢?我既说出,哪有不知之理。
听着,玉之十德是:  
(一)温润而泽,仁也。 
(二)缜密从栗,知也。
(三)廉而不刿,义也。
(四)垂之如坠,礼也。
(五)其终诎然,乐也。
(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七)孚尹旁达,信也。
(八)气如白虹,天也。
(九)精神贯于山川,地也。
(十)圭璋特达,德也。
当然,你买一喜欢的小挂件,也不错。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趋吉纳福也不错。
李立文说,您再详细讲解讲解。我说,你一不请客,清茶一杯都无,我如何讲解?我也不能卖得太贱了吧。
                     
十、参观汉画馆
       牛志文接过话茬,这次南阳采风活动后,每个人都要写一篇稿子,长短不拘,在8月1日前结稿,要出一本文集。到时,李立文多敬许老师一杯酒就行了。现在是5点整,我,刘冠军,李立文,张满良这就去南阳火车站,东西提箱早晨我们都带好了。
      牛志文又嘱咐王苏华,晓苏,我们走后,就剩下王克臣老师,许兄,郑云珍,刘卫华和你。你就是五人小组的组长,五人小分队的队长;我走后财务我委托郑云珍,明天早上,中午,都要在宾馆饭店吃,退房后由郑云珍结账;上午你们去汉画馆参观,由师院张波与你联系;下午去南阳火车站,由郑云珍打车;今天晚上南阳电视台播咱们消息,帮着王老,许兄打开电视;许兄我还放心,我最不放心的是王克臣老师,毕竟75岁了。来这一趟真不容易。你拉王老过马路时要攥他手腕,这样有劲;明天如果下雨,你跟大堂经理借伞,20元押金,将伞给王克臣老师。他这次来轻装简从,只带药片,不带药盒。还有三不带:不带毛巾,不带水杯,不带雨伞,晓苏,你多关注啊!
       晓苏一下子截住了牛志文的话,央求说,妈呀,我的妈呀,您别再说好不好?从今天上午开始,这已经是第三遍了。我知道我身上的沉重,要是真出点错,我立刻会名扬天下了。我心里什么滋味,您这个当妈的应该知道啊!
       晓苏的三声“妈”,把牛志文叫得心里也不是滋味。其实牛志文比晓苏也大不了十岁。此次是民间行为,老弱病残都有,万万不能出半点差池。也多亏了晓苏瞻前顾后,拉左拽右,帮了她不少忙。当然,李立文,刘冠军,郑云珍,刘卫华,杨玉茹也出力不小。
       牛志文安慰晓苏,要是公家组团,我一声都不言语。好了,我们下车了,日后再见。
晚上又回到豫宛宾馆,餐讫,澡毕。我问克臣,你昨晚睡得不错呀。克臣说,昨晚上还行,今天晚上肯定不行。我问,为何?克臣分析到,南阳电视台今天晚上10时20分,首播咱们的活动,,咱俩拨不好,还得王苏华来鼓捣。我说,那就把门开着,随时恭候她光临。
      话刚说完,王苏华穿着睡衣,脚趾上挂着拖鞋,秃噜秃噜进来了。用摇控器往电视上一阵乱点,然后说,就是这台,别动了。你们不看我先关上,10点钟打开就行。说完飘然离去。
      尔后,我与克臣聊得正好,王苏华人还未到,兴冲冲的声音就到了,不错,不错,你二老的形象不错。近前一看电视黑乎乎的,哟,赶情电视没开。好了,好了。重播时间一套晚上23时40分,次日一套早上7时35分。我11点半过来,留门。
      11点半,王苏华与刘卫华,两个人都过来了。果然,过10分钟,电视画面出现了5月1日晚上我们捐书场景。片子很短,但还精彩,连刘卫华圆圆的脸上放着光芒正在照相都上了电视画面。我说,效果还行,只是镜头少了些。王苏华说,您就知足吧。南阳人口一千多万。您没把镜头憋了就算万幸了。说完,拽着刘卫华的手腾腾腾走了。临走还甩下一句,明天早上,可去下边西广场看抽“汉奸”。
       抽“汉奸”就是抽陀螺。第二天一早6点钟,王苏华约克臣和我到了西广场看抽陀螺。有七,八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手握长鞭,将那陀螺抽得滴溜溜乱转且荡出去,七八个人拉开距离,好像布了一个圆阵,陀螺转到谁的势力范围,就将陀螺抽着输送给对方。我们觉得很好玩又容易,轮流试了一把还真不行。王苏华,南阳人玩抽汉奸,没有咱北京人甩响鞭好玩。咱赶紧回去吃早餐。
       按既定计划,郑云珍打车,王苏华,克臣和我计5个人分别打两辆车,8点钟就到达了汉画馆。始料未及的是,今天是五一小长假上班第一天,保安很客气地告知:今天闭馆休息。王苏华马上联系张波。手机中说,骑车,20分钟以后就到。这个当儿,克臣指着门前“汉画馆”三个字说,我看很像郭老的墨宝。我近前一看,果有“郭沫若” 题的字样。克臣判断郭沫若的字,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在何地,总是百猜百中。
       张波骑着单车,气喘喘赶来。先向我们招手,然后就与保安说话。借警卫室座机,又联系一通。他放下电话,向我们露出笑容。电动伸缩门徐徐让开,整个展馆各个展室的灯光,瞬时亮起。偌大的汉画馆,只迎接我们一行六人。
      进入大厅,看了介绍。南阳汉画馆,位于中国楚汉文化的发祥地--河南省南阳市郊,北倚诸葛亮躬耕隐居地中国历史名胜南阳卧龙岗,南临南阳市区风景线白河游览区,环境幽雅,景色绮丽,是中国第一座专门收藏、陈列、研究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博物馆。
南阳汉画馆创建于1935年10月10日,1959年、1976年两次重建,有藏品1500多石,其中一级品150石,主要有东汉大型圆雕--"天禄、辟邪"和东汉建宁三年 (公元170年)"许阿瞿墓志画像石",为汉代艺术的宝库。是中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研究中心。
2000年南阳汉画馆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博物馆,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收藏的汉画,先后多次荣登为"国家名片"。
每个展室,都有巨石陈列。或长或方,或高或圆,上面或清晰,或模糊,刀笔纵横。人物故事,天星河图,历史沿革,神鬼巫师,丰富繁杂。图画简洁,入石三分,生动流畅,大气磅礴,显示汉代大家气象。因幅员辽阔才会有大风起兮的鹰扬气概,因旺汉四百年才会有黄钟大吕的传统雄姿。难怪吴昌硕老先生在此临摹以80高龄不舍昼夜。难怪鲁迅当年收集汉画拓片而爱不释手,对汉画的评价是:深沉雄大。
       馆里有书屋,资料甚多且印刷精美。张波特邀来正在家休息的女工作人员,我选购了汉画集一册,价180元,刘卫华选了3本,郑云珍选了一本,王苏华收集了一些资料。最后,在院中巨石前照相留影,才依依而别。
      刚一出汉画馆大门往北走有一箭之地,有一小院,门口挂有横牌,“南阳人物杂志社”。王苏华来了兴致,走进院内与人攀谈。编辑部的人听说我们是北京作家南阳采风,立刻热情起来,赠杂志,索名片,似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王苏华这个人就是有这个特色:脚杆子上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
       多亏了张波陪我们参观了汉画馆,不然,南阳之行肯定有遗憾,此刻才算圆满。与张波挥手告别后我们又回到宾馆,洗脸,吃饭,午休,收拾行李,退房卡,打车,下午五时,这回是我们五人,又来到南阳火车站。王苏华对郑云珍说,还找老弱病残候车室。问车站工作人员,有吗?答,有。在东南角,可从偏门直接上车,每人10元。王苏华说,20元也上。
       南阳火车站给我的印象颇不好。4天前的5月1日我们到达南阳火车站,一望站台下的小广场,怎一个“乱”字了得。那是一个乱糟糟的大场面。而现在这个老弱病残候车室,又怎一个“脏”字了得。天花板顶棚灰乎乎,有斑斑黑点;地面瓷砖旧旧的,有水渍痰痕,那一个有两岁小男孩,年轻母亲就将其怀中把尿;椅子栗色漆脱落,露出白木茬;卫生间的门摇摇欲坠;值班的上了点年纪的女工作人员昏昏欲睡。一只苍蝇追另一只苍蝇空中乱飞。
      王苏华看我情绪不佳,说,老师,您和王老在宾馆午休时,您猜我去哪儿了?我去内乡县衙转了一圈儿。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占地4万多平方米,有院落18进,房屋280余间。出门之后,碰见一个卖“锅盔”的,是南阳特产大饼,真有锅盔那么大。我真想买一个,可是太大了。
       我说,碗大勺子有准。你不会让他切开。你一说,我还真有点饿了。
       郑云珍看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说,我买点吃的和水果一类。王苏华说,甭买了,我包里还有。我却对郑云珍说,买吧买吧,你不买,至少在两个月内,就吃不着你买的东西了。
      一会儿功夫,郑云珍提来一兜儿,点心,水果,以色列小西红柿。我对克臣说,吃吧,吃吧,别局气。然后郑云珍递我一样,我吃一样,猛吃猛喝后往后一靠,撑着了。郑云珍,刘卫华当时给我录相,然后回放给我看我听,都笑得不行。我忙说,删掉,删掉。
       下午7时32分, 我们五人, 乘K184列车, 从南阳返回北京. 郑云珍将下铺让给王克臣, 王苏华将下铺让给我。下铺果然舒服些。我躺下几乎未翻身,一直像死狗一样睡到第二天早上7时。 列车已将进北京西站了。
      下车的时候,郑云珍提议, 在“南阳——北京”列车前合影留念。然后,郑云珍帮我拿包,王苏华一手拉杆箱,一手拉克臣手臂。我说,晓苏,这回人少,不必拉那么紧吗?王苏华回头白了我一眼,说: 在我们志愿者心目中,男人的手与女人的手是一样的手,都是人手,都是需要帮助的手。我们传递的是社会关爱的体温。如果说,社会是前行的列车,志愿者就是列车上的服务员,志愿者与列车同行,不要脱节。这样的社会才是正常的充满温情暖意的社会。
      郑云珍与王苏华相伴乘地铁,蒋琦富又来接刘卫华。接我和克臣的还是当初送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姓孟, 叫孟勇。看上去他也就30多岁实际上已40多。.女儿春月在网上又约了他。他接过箱子说,箱子好像沉了,多了什么?我说,多了《南阳采风》。
五天,太过匆匆,参观过的景点,相见过的人物,触摸过的花朵,几乎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就被写成了昨日文字。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南阳采风,骤然离去,已经成为记忆;再相逢,遥遥无期;再回忆,已恍如隔世;来日再去,必有更大收益。

作者简介:许福元: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5部,其中有诗集《早春》、小说集《半夏》、《仲秋》;散文集《瑞冬》;游记《印象美国三十天》。二十多年来,在《北京文学》、《小说林》、《小说月刊》、《当代小说》、《飞天》、《大家》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散文与诗歌百篇左右。

散文小品     
          爱 上 南 阳
                     李立文

                      一、初到南阳
我和北京10名作家一起,在牛姐一路关照和引领下,经过k183次列车18小时缓慢行驶,终于在2015年5月1日早6点30分抵达南阳站台。清新湿暖的空气,让人感觉清爽和舒服,一夜颠簸的疲惫和困倦随之散去。
我们展开“北京作家采风捐书南阳行”的横幅,一起向站台外走去。途中,陆续遇到几位同行的年轻人,他们主动向我们了解此行的目的后,分别激动地举起手机,为我们拍照,并说要把这些照片发送到网络上去,让更多的朋友分享我们的事。我们欣然地配合着。
出站后,南阳金八方旅游社师院店导游杨志强,在站台外,举着黄色三角旗,迎接着我们。
据我了解,南阳金八方旅行社经理,曾是牛姐的学生。牛姐在筹划“北京作家采风捐书南阳行”活动期间,在密云通过长途电话,与他联系后,商定了此事。之后,我们南阳之行所有行程中的多项事宜,都是经理全权安排好的,比如旅行车、司机、导游、各景点的门票、中午晚上用餐的饭店及饭菜等,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周到和妥当,让我们这次旅行的非常顺利和便捷,我们十分满意。牛姐退休后,离开南阳,在北京生活已有十几年了,居然在学生面前,还有如此的信誉。由此可见,这位一届恩师的威信,还是蛮高的,令我佩服。同时,这位经理尊师、感恩和诚信的品格更令我敬佩。在此我代表北京11名作家朋友向为我们付出辛勤劳动的金八方旅行社经理和导游、司机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们跟随小杨,走进一辆依维柯旅行车。小杨,27岁,上身穿黑色衬衫,下身穿暗红色紧身休闲长裤,合体的着装,显衬出他的朝气蓬勃和英俊帅气。他亲切温和,笑容可掬,语音甜润,给我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
司机师傅静静地坐在车里,待小杨清点好人数,向他示意后,他便发动引擎,将车子缓缓地稳稳地向前驶去。
行程中,小杨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并将我们几天的行程安排和我们做了沟通后,便开始介绍南阳的人文历史及景观,向我们传播起南阳的文化。
半小时后,我们抵达预定好的豫宛宾馆。豫,是河南的简称,宛,是南阳的简称。
南阳简称——宛,是小杨在乘车过程中和我们介绍的,我第一次知晓。他说:宛,就是我们吃饭用的“碗”字,去掉“石”字旁,那就是我们南阳的简称。
吃饭的“碗”,我再熟悉不过了,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我一天至少三次端起它,用它喝水、喝汤、盛饭、盛菜,如果我若不认识这个“碗”字,那可就是白活了。听了小杨的解释,因对“碗”字的感情,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没有石头的“宛”,就是南阳。
“宛”字,和 “碗”字,虽只有一“石”只差,但给人的感观却截然不同。就字体而言,“宛”字简约漂亮;就字义而言,它又给人以美好地无限地想象空间,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假想:南阳是个盆地,和碗的形状相似,但它气候湿润宜人,水源极为丰富,水质优良清澈,为了突出“水”的特色,南阳故把那个“石” 字省略了。我这只是独自的概观戏论,不可当真。
就因为这个“宛”字,让我这个第一次与南阳亲密接触的人,对南阳产生了极为亲切的印象。
        
 二、宾馆用餐
我们取了门卡后,到房间做了简单的洗漱。7点30分左右,便先后来到二层餐厅用早餐。
这里的早餐是自助餐,每人20元餐费。主食有小油条、小馒头、小花卷、小葱花面饼等多种面食和蛋炒白米饭,外加煮鸡蛋。
南阳的油条,和北京的油条,差距很大,它是花色的,面粉里添加着一种黑色的小颗粒,像是黑芝麻,又像是菜叶粉末。现下,最流行的就是少吃油炸食品,多吃黑色食品。他们这的小油条里面添加了黑色颗粒,一下子就提高了吃它的欲望,可油条又非常的短小,最长的,也就有两、三公分,基本上,一、两口就能吃掉一根。这样既能满足吃油条的愿望,又为继续品尝其它食品,留有余地。
豫宛宾馆早餐的菜类很多,大部分菜,和北京的吃法一样,只有一道菜让我感觉很新鲜,那就是凉拌生蒜毫。因为看着新奇,我便夹了些,放到盘子里,只想细细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吃后感觉,此菜蒜香浓烈,且清脆爽口,非常好吃。回到密云后,我把这道菜说给朋友听,朋友惊讶地问:蒜毫也可以生拌着吃?这也是南阳和密云饮食的一大差异,我把它记录了下来。
早餐的汤,也有七八种等。我一一看过,觉得这的蛋汤很特别,与我在密云常喝的蛋汤不一样。密云的蛋汤,一般都是淡开水上撒少许的紫菜或西红柿、葱末、香菜和蛋花,随后,往汤里面撒上一些盐面面,再点些酱油和香油。这样做出来的蛋汤,咸淡可口,香飘四溢。豫宛宾馆的蛋汤,白白的,稠稠的,像是大锅捞米饭剩下的米汤一样,里面夹杂着蛋花花。
我看着新鲜,便盛了一碗蛋汤,饭后喝蛋汤,味道的确和密云的蛋汤不一样,完全是大米粥加鸡蛋沫的味道,只是没有米粒而已。汤里没有放盐,也没有其它的佐料,只有淡淡的微甜,米香味压过了蛋香。
吃过饭菜后,喝一口这样的蛋汤,口中的咸味和菜味全被冲淡了,只剩清爽的米香味了。口腔和肠胃的油盐味道,被淡甜的蛋汤吸附掉了,没有油盐的浸泡,好像没了负担,整个身体都觉得轻松了很多。我觉得,这样的蛋汤,很值得推广。
因为此次采风,与考察饮水有关,所以也勾起了我对饮食方面的关注,在此多泼了几墨。我觉得,一些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也许就是在一些不经意品尝后,而被传播开来的。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宾馆领导和伙房的厨师们,为准备这些食品,让客人们吃好喝好,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三、真诚朋友
早饭后,不到8点钟,我们来到一层大厅。这时,南阳体育学院的王秀林科长、南阳日报记者马庆科、南阳晚报记者张进朝和南阳电视台记者方婷,已在大厅等候。
由于我跟牛姐认识时间较长,因此,对王秀林科长也早就有些了解。
王秀林,男,50岁,毕业于南阳师范学院,也是牛姐的学生,三十年来,师生关系一直很好,往来不断。王科长的女儿,在北京大学读研,即将毕业,正赶上就业的当口,他本打算,五一节期间,好好来京陪陪女儿,帮她在就业问题上参谋参谋。可是,就因北京作家要去南阳的事,他把原有的打算取消了。在五一节前,他提前来京,只呆了两天,就又在北京作家到南阳之前,匆匆地返回了南阳。
这次,北京作家来南阳,准备与南阳作家、文人座谈交流,沟通南北文化。为做好这件事,牛姐与王秀林科长电话联系,由王科长全权安排的。南阳日报与晚报的记者,就是他与贵报领导谈了“北京作家采风捐书南阳行”活动的目的后,贵报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专门派记者全程跟踪报道的。
在豫宛宾馆一层大厅,我第一次见到王科长。他身材不算高大,也就一米七二左右,体型偏胖,浓眉大眼,皮肤较黑。一看上去,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这人憨厚沉稳,诚实可靠,值得信赖。
我们在南阳的三天行程中,王科长5月1号、2号两天,一直陪伴在我们左右,跑前跑后地照应着。不仅做我们的向导,还经常和北京作家(也是北京优秀志愿者)王苏华老师一起,照顾75岁高龄的顺义著名作家王克臣老先生。

(左王秀林 中王克臣 右王苏华)
 四、师生情深
牛姐把我们一行人,一一介绍给王科长,王科长也向我们介绍了三位记者,我们互送了名片。三名记者,两男一女,都很年轻,很有朝气,原本是假期,他们却放弃了休假,带着采访工具专程来陪伴我们,尤其是电视台记者方婷,牛姐喜称“林黛玉”,用她俊瘦秀丽的身躯,扛着重重的摄像机,跟着我们一天和一晚的旅程,长达13个小时。估计这一天下来,她的肩膀都得累肿了。对他们真诚的付出,我们甚是感激和歉疚,在此,我也代表北京作家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在三个记者中,只有电视台的记者方婷,不是王科长请来的。南阳电视台生活频道,有一位知名的女主持人,是牛姐同事的女儿。九十年代毕业后,很想到电视台工作,应聘那天,牛姐亲自陪同,在身边给予鼓励和帮助,为她顺利通过各种测试,起到了助力的作用,女孩不胜感激。
这次,听说牛姐要带北京作家来南阳进行采风捐书,她因到泰国旅游,不能陪同我们,便与电视台领导沟通了此事,台领导很重视此次活动,便派方婷前来跟踪报道。
此次行程中,我们未能与这位知名主持人谋面,晚上休息时,牛姐把我们叫到她的房间,指着南阳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主持人说:这就是我说的那个女孩。我们看到了她主持节目的风采,感到很欣慰,从而弥补了未能谋面的遗憾。
看着电视上这位优秀的主持人,我在想:这也是位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的人啊!
8点30分,我们准时乘车出发,来到了我们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武侯祠。武侯祠,也称卧龙岗,传说是诸葛亮的躬耕地。但,是不是准确,我无从考证,只是听导游说,湖北襄阳也有个武侯祠,也称诸葛亮的躬耕地,曾与此有争议。
我不想介入他们的争议论长短,我只觉得,修建武侯祠,本身就是对诸葛亮的一种敬重,也是对诸葛亮精神的一种发扬光大,这种文化传承意识,本身就是十分可贵的。而且,由岳飞手书抄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册已成为当地的三宝之一。南阳三宝:玉雕、烙画、出师表。诸葛亮系列文化也就此被传承和发扬光大了。
关于武侯祠的景观和三顾茅庐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可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件更为新闻的事件,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走进武侯祠后,刚跟着讲解员看了两个景观,导游小杨便告诉我们说,九点半,祠内有免费的汉代歌舞表演,想请我们先去观看。

我们随着小杨,来到了歌舞厅,观看了融古典与现代、中国传统与西洋文化相结合文艺演出,最令我们惊讶的是,演出结束后,表演汉代碟鼓舞的女演员,站在歌舞厅外,等着牛姐。原来,她也是牛姐的学生。师院毕业后,做了汉舞演员,一跳就是二十余年,在当地是古典文艺的传承人之一,已小有盛名。她欣然的和我们留影后,拉着牛姐的手,依依惜别,并送我们很远。看来,牛姐的学生,在南阳还真是桃李满天下呀!
五、南阳月季

中午11点半,我们走出了武侯祠。刚出大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学博士刘明先生。是牛姐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也是牛姐多年的挚友,我们这次活动的特邀嘉宾,有多部著作出版。
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抬眼望去,只见马路一侧,某单位高大的红墙外,盛开着一排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树,真是漂亮极了!
我们飞奔过去,又是拍照,又是摄像,甚至有些流连忘返了!月季花,也是南阳的市花,这与北京有相同之处,但是,月季花种,与北京的月季花种,截然不同。花,是嫁接在拳头粗一米多高的树干上的树桩月季。它,形好、枝多、叶肥、花大,而且,每棵树上开着不同颜色的花,给人以整齐挺拔、雍容洒脱的美感。看来,这里的园艺师们,为了美化南阳,也是煞费苦心了。但愿将来有一天,在我们北京、密云也能观赏到这么漂亮的月季花,让我们的市花也开放的多姿多彩,妖娆绚丽。

南阳月季 
密云月季
 六、高校有感
从武侯祠出来后,我们乘车去了牛姐退休前任教的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的老干处张波科长,放弃休假,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在张波老师的引领下,把车停在教学楼的空场上,下车合影留念。随后,大家建议步行观赏这美丽的校园,司机师傅领会了意图,告诉我们到校门口等我们后,便开动车子走了。
南阳师范学院,占地千亩,教学楼不高不多,就几栋,但很新,很华丽,造型各异,气势恢宏。绿地占了整个学区的主格调,整个校园的景致,堪有旷野的视觉,这是令我们这些北京人最嘘喻的地方。因为是假期,校园里,除了张波老师外,我们没有看到其他的教师,只有几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学校的一角,穿着学士服,站在草坪上,欢笑着向高空抛着学士帽,为毕业留影。他们这点欢声笑语,在这旷野般的校园里,已经够不成喧嚣了,整个学校安静极了。
我们二十几人,就像走进画中,却又怕惊扰了画中的花花草草,以及停留在树梢的飞鸟。
鸟儿绕着我们,低飞着,细语着,像是在跟归来的故人,叙述着久别的情怀,有些缠绵,有些轻柔,有些依恋。随后,又停在低矮的树梢,翘望着我们远去的背影,不停地咿喃着。
从这时起,张波老师一直陪着我们,因是假期,返程票不好买,我们11人,有5人多耽搁了一天。牛姐和我们一起回北京了,那5人多住的一天,在牛姐的悉心安排下,张波老师又全权负责,并当了半天的向导。在家的时候,经常听起别人议论河南人,怎么怎么的不好,可自从我和南阳人接触相处后,我真真地怀疑,那些不信任的言论,因为,我真地被我身边的这些真诚善良的南阳人感动了!
 
七、南阳水甜
出了校园,已经中午12点多,在导游小杨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乘车直奔南阳中名为“三顾茅庐”饭店,小杨早已在此为我们定好了餐位,点好了饭菜,我们直接就桌落座。
由于过于匆忙,上午我居然忘了带水。身体已有半天没有进水了,此时的我,突然感觉渴的难受,坐在饭桌前,端起记者张进朝为我们每人斟好的一杯白开水,一饮而尽,南阳晚报记者张进朝,看我一饮而尽,又起身拿壶,为我斟上了一杯,我又端起杯,一饮而尽了。张记者再次为我斟满,说:“知道你们渴了,我让服务员准备了温白开水,这样喝着方便。”说完,拿起铜壶又去后厨倒水。就这样,我一下喝了六杯水。

这是我第一次喝南阳的水,我开始细细品味:这水,细腻、报记者张进朝,看我一饮而尽,又起身拿壶,为我斟上了一杯,我又端起杯,一饮而尽了。张记者再次为我斟满,说:“知道你们渴了,我让服务员准备了温白开水,这样喝着方便。”说完,拿起铜壶又去后厨倒水。就这样,我一下喝了六杯水。
这是我第一次喝南阳的水,我开始细细品味:这水,细腻、柔软,而且略带甘甜,喝下去,口腔、肠胃都感觉很舒服。于是,我说:“南阳的水,真的很好喝哎。”顺义作家许福元老师端起张记者刚刚满好的水,轻轻地饮了一口后,笑着说:“同感同感!”同桌的人们,也在细细地品着,他们非常赞同我们的观点。
南阳的水,柔软细腻甘甜,清清淡淡,感觉就好像他们这里的人一样。在街上,在公园,人流稀少,没有拥挤,没有喧嚣,行走或游玩的人们,都那么轻轻洒洒,不急不缓,悠然自得,就像是水做的性格。
可是,我们密云人不这样,我们每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就连早晚在公园里遛弯,人们都像赶集一样,健步如飞,汗流浃背的。看着这些急急忙忙的人们,就像看到旱久的土地,蹭蹭地往上窜着火苗子,把人烤的心急火燎的。看到匆忙的人,想起快节奏的生活,就让人感觉累得慌。
我回过神来,问张记者:“这儿的水烧开后,会有水碱吗?”
他说:“没有,烧开后,水依然很清凉,壶底很干净,没有任何水渍。”
我看了看,杯中的水,确实很清净,没有任何杂质。看来,这真是可以完全放心饮用的优质水源啊!
密云的水,水碱很多,说是矿物杂质,对人身体无害,但喝到嘴里,总有一种不清净的感觉,很难下咽。记得小时候喝的水不是这个样子的,这可能就是水源缺乏的一大特征吧!看来,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呀!八、人心如玉
午饭后,我们回到宾馆休息,王秀林科长和记者们,都回家休息了,导游杨志强离家很远,他就在旅游车上,休息一会儿。
下午两点,外面下起了雨。我们按时来到一层大厅,这时,王秀林科长、南阳日报、晚报记者和导游,已在大厅等候。我们顶着雨,乘车驶向南阳体育馆,那里,正在举办南阳第十二届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
车程中,王科长和我们谈起了南阳三宝,其中有南阳的特产独山玉。南阳的独山,是一个很小的土山包,盛产中国第四大宝玉——独山玉,闻名世界。独山玉很出名,南阳的玉雕工艺更出名,世界各地的名玉,都会来南阳进行精雕细琢,因此,弘扬了南阳的玉雕文化。
在展会现场,我们欣赏到了高深莫测的玉雕文化,以及美轮美奂的玉雕作品,也亲眼目睹了独山玉真面貌。这一切,令我们惊叹不止,我们深感这次冒雨前行,收获斐然。



真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我们惊叹,南阳的玉雕,太神奇,太壮观了!
从玉雕展出来,在车上,南阳晚报记者张进朝提议,让我们每人以《北京人看南阳》为题做四句诗。北京作家们,稍作片刻思考,就有诗句脱口而出。最早作诗的是丰台作家王苏华老师,连做了四五首。她的才华,震惊四座。
最后,我由心而发,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真实感悟:
独山玉,
玉在南阳;
人心玉,
亦在南阳。
在我接触的一行南阳人中,他们谦诚、平和、信守,我非常喜欢他们,非常感谢他们,非常敬重他们!
他们的情谊,就像南阳的玉雕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的情谊,就像丹江的水一样,将会流动在我的血液里,浇灌着我生命历程中每一朵鲜花,我将努力让这些鲜花盛开在京宛的文坛上!

作者简介: 李立文,北京密云人,满族,密云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诗歌《献给普通劳动者的歌》曾在《密云文艺》上发表;散文《棋牌桌的诉说》、《青杏情节》、《人,活的是一种心情》、《靓丽的密云城,我陶醉的地方》等作品在《密云大地》上发表;散文《桃花祭》《小脚姥姥转非了》、小说《蝴蝶》《鸡蛋的故事》在《渔阳文艺》上发表;《劳动午报》、《密云报》发表过多篇小作品;征文《文明源于生活的点滴》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小脚姥姥转非了》获市级优秀奖,被编入《北京最美乡村故事》一书。
热门文章
 · 群英会2019年中理事会圆满举行 [2019/9/4]
 · “走过五年,感恩有您”群英会2019新年联谊会圆满举行 [2019/2/2]
 · 群英会2018年双十一香山行圆满成功 [2018/11/19]
 · 南阳在京群英会2018年年初理事会顺利召开 [2018/4/2]
 · 群英会2018迎新年发展论坛会圆满举行 [2018/1/17]
 · 群英会2017年12月17日临时理事会圆满召开 [2017/12/18]
 · “京豫汇”“2017第17期新经济食品企业升级探索”沙龙活动圆满举行 [2017/12/15]
 ·  群英会2017第一期书画艺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2017/11/20]
 · 南阳在京群英会2017年年中理事会顺利召开 [2017/9/11]
 · 群英会2017自媒体运营与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圆满举行 [2017/7/18]


关于我们 | 加入群英会 |
版权所有: 群英会(南阳在京精英联谊促进会)
指导:南阳市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群英会,汇聚南阳在京各界精英!南阳人在北京的高端联谊会!北京南阳老乡会官方网站 www.qunyinghui.org
QQ:78929404 在京QQ群:164321102  非在京QQ群:243438537
微博: http://weibo.com/chinaqunyinghui
微信群: 微博: 网站:
备案号:京ICP备15002072号-4